Lazy loaded image
同步公众号-余汉波
04-28收评:逾4000股下跌 A股震荡探底,五一节前谨慎情绪升温
00 分钟
2025-4-28
2025-4-28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市场核心数据解读

2025年4月28日,星期一,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调整态势,主要股指多数收跌。市场情绪偏向谨慎,个股跌多涨少,显示出在连续上涨后的回调压力以及五一长假前的观望情绪。尽管成交额连续第六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大关,但较前一交易日有所萎缩,表明市场资金在当前点位存在一定的分歧。
具体来看,上证指数小幅低开于3292.06点,全天在3280点至3297点区间窄幅震荡,最终收报3288.41点,下跌6.65点,跌幅为0.2%。深证成指表现相对较弱,开盘报9925.71点,盘中一度跌破9850点,最终收于9855.2点,下跌61.86点,跌幅为0.62%。创业板指同样承压,开盘报1951.16点,午后震荡走低,收盘报1934.46点,下跌12.73点,跌幅为0.65%。
相比之下,代表大盘蓝筹股的上证50指数表现出一定的韧性,微幅收涨0.09%,报2651.23点,成为主要指数中唯一收红的指数。沪深300指数则小幅下跌0.14%,收于3781.62点。而反映中小盘股票走势的中证50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跌幅相对较大,分别下跌0.51%和1.05%,显示出市场资金在风险偏好上有所收敛,中小市值股票面临的调整压力更为显著。
从市场整体来看,今日上涨家数仅有1216家,占总数的22.57%,而下跌家数高达4110家,占比达到76.28%,另有62家平盘。个股平均涨跌幅为-1.425%,中位数为-1.405%,市场的普跌格局十分明显。涨跌幅分布数据显示,跌幅在0%至-3%区间的个股数量最多,达到3037家,其次是涨幅在0%至3%的925家。跌停(包括ST股)个股数量达到55家,而涨停个股(包括ST股)为30家,市场赚钱效应较差。
成交量方面,沪深两市总成交量为9.77亿手,成交额合计约为10768.15亿元。虽然连续第六个交易日维持在万亿以上水平,显示市场仍保持一定的活跃度,但相较于前几个交易日的高峰有所回落(较昨日此时缩量约555.3亿元),这可能与五一假期临近,部分资金选择离场观望有关。A股总市值约为97.48万亿,流通市值为76.88万亿。
陆股通方面,今日北向资金流向呈现分化但整体偏谨慎。沪股通成分股中,上涨365家,下跌909家;深股通成分股中,上涨284家,下跌1068家。结合沪指跌0.2%、深成指跌0.62%的表现,外资整体参与热情有所降温,对深市标的的抛售压力相对更大。
notion image

影响因素分析

今日A股市场的调整,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短期获利回吐的需求,也受到宏观政策预期、行业动态、外部环境变化以及临近长假等因素的影响。
宏观经济与政策层面:
近期政策面暖风频吹,但对市场的提振效果尚未完全显现,短期内市场情绪仍受到多重因素扰动。
  1. 积极信号与中长期利好:
      • 国家能源局发布信息显示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快速增长,并出台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举措,支持民营企业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利好新能源汽车、电力设备及相关产业链。
      • 国家数据局召开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座谈会,强调释放公共数据价值,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利好数据要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相关板块。
      • 上海出台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新政、河南加强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并扩大存量房收购规模等措施,体现了地方政府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消费的意图,对相关板块构成潜在支撑。
      • 河南省出台促进外贸、支持汽车出口、给予新能源汽车购置补助等政策,旨在稳定经济增长,利好相关产业。
      • 中证协拟规范证券从业人员投资行为,旨在维护市场秩序,长远看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1. 潜在担忧与外部压力:
      • 尽管国内政策持续发力,但市场对经济复苏的强度和持续性仍存疑虑。部分企业一季报业绩不及预期,也对市场情绪造成一定影响。
      • 外部环境方面,美股期货盘中一度下跌,虽然之后收复失地,但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特别是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持续受到关注,多位专家和机构(如高盛、经济学人总编、白宫前经济顾问、穆迪)发出警告,认为关税政策可能损害美国自身经济和全球贸易体系,这增加了市场的避险情绪。特朗普关于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言论也加剧了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 人民币汇率今日走弱,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跌破7.29关口,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市场对内外环境的担忧。
行业与公司动态层面:
上市公司一季报的密集披露期,业绩成为影响个股走势的关键因素,行业分化明显。
  1. 业绩亮点与积极信号:
      • 金融板块: 银行股延续强势,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续创历史新高。部分券商如中金公司、华安证券一季度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显示行业景气度有所回暖。
      • 科技与制造: 长电科技、移远通信、生益电子、绿联科技、星网锐捷等科技公司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同比增长显著,显示出在AI、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复苏或增长动力。大叶股份、友发集团、正裕工业、德尔股份、宗申动力等制造业企业也实现大幅增长。联化科技、巨化股份等化工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 医药生物: 药明康德、兴齐眼药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长春高新新药临床试验获批,显示医药行业内部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
      • 新能源与资源: 赛力斯申请港股IPO并公布强劲营收增长,中国核电、节能风电推出回购计划,江西铜业、四川黄金、湖南白银等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实现利润增长。
      • 其他: 影石Insta360产品在美热销带动相关概念股(瀛通通讯涨停)。耀才证券获蚂蚁财富溢价收购要约,股价飙升。海底捞五一预订火爆。部分公司如望变电气实控人承诺不减持、赛特新材高管降薪、一拖股份、中国核电、节能风电等推出回购计划,对稳定股价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1. 业绩压力与风险警示:
      • 原尚股份因业绩亏损将被实施*ST,玉龙股份主动申请终止上市,提示了部分公司的经营风险。
      • 部分传统行业及消费相关公司业绩承压,如秦港股份、广州酒家、北大荒、东北制药、连云港、青鸟消防、浙能电力、上海医药、康恩贝、纽威数控、腾达建设等一季度净利润出现下滑。
      • 传音控股一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李宁零售流水仅录得低单位数增长,反映了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和部分消费领域复苏缓慢的现状。航天电子净利润大幅下滑值得关注。
      • 和邦生物终止子公司分拆上市,也对相关投资者情绪造成一定影响。
市场情绪与资金面:
  • 避险情绪升温: 市场整体下跌,超4000只个股收绿,显示市场避险情绪有所升温。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受到关注,相关ETF规模增长显著,但实物黄金消费中金条金币与首饰出现分化。
  • 资金流向分化: 银行等高股息板块受到资金青睐,而前期涨幅较大的部分题材股出现回调。陆股通资金呈现净流出态势,显示外资态度趋于谨慎。
  • 假期效应: 临近五一长假,部分投资者选择持币过节,导致市场成交量较前期有所萎缩,交易活跃度下降。

市场展望与投资策略

展望后市,短期内A股市场或将延续震荡整理格局。
短期展望:
市场在经历前期反弹后,技术上存在休整需求。一季报业绩披露接近尾声,业绩对市场的影响将逐渐明朗化,但个股分化格局预计将持续。五一长假临近,市场交投可能趋于清淡,不确定性因素(如假期期间的海外市场波动、地缘政治事件等)可能导致投资者情绪更为谨慎。美国后续的经济数据、通胀走向以及美联储的政策预期,仍将是影响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变量,尤其是关税政策的潜在变化需密切关注。国内方面,需要关注后续是否有更强力的稳增长、促消费政策出台,以有效提振市场信心。预计指数层面大幅下行的空间有限,但结构性调整和板块轮动可能加快。
中长期展望: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政策层面对于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将为相关产业带来长期的发展机遇。国家数据局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国家能源局支持民营经济参与能源转型等举措,预示着结构性改革和新兴产业发展将是未来的重要驱动力。
多位市场专家也表达了对后市的看法。民生证券邱祖学认为黄金仍具配置价值;睿远基金赵枫指出港股是“价值洼地”;宁泉资产杨东认为当前股票资产回报率优于固收类产品;兴业证券张忆东强调中国资本市场重估的核心动力在于内因改革;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认为具备价值的资产整体水位将抬升;兴证全球基金陈锦泉看好科技创新龙头成为“慢牛”行情的关键驱动力。这些观点共同指向,尽管短期市场存在波动,但优质资产和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领域仍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投资策略:
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乐观,均衡配置,注重结构性机会。
  1. 关注绩优与高股息: 在市场震荡期,业绩确定性强、估值合理、具备持续分红能力的优质蓝筹股,特别是银行、能源等高股息板块,有望成为资金的“避风港”。
  1. 聚焦政策驱动方向: 持续关注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如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半导体、高端制造、新能源(包括储能、虚拟电厂、充电桩)、生物医药、机器人等,从中挖掘具备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1. 精选一季报超预期个股: 结合已披露的一季报,寻找业绩超预期、景气度回升的行业和个股进行布局。
  1. 重视风险管理: 控制好仓位,避免追涨杀跌。对于业绩不达预期、存在退市风险或受外部不利因素影响较大的个股,应及时规避风险。
  1. 利用回调布局: 对于看好的长期优质标的,可利用市场的回调机会分批布局。
总体而言,当前市场处于政策预期、业绩验证和情绪波动的交织阶段。投资者需保持耐心和定力,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结构性机会,以基本面为锚,进行价值投资和长期布局。
上一篇
信息差:冰火两重天,从密集信息流中捕捉结构性机遇
下一篇
投资小知识:高增长科技股的价值炼金术与风险识别

评论
Loading...